倒立的目的: 

倒立能放鬆拉緊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腦部氧氣的供應,減緩精神壓力和消除疲勞及增加人體能,平衡感、協調性、減輕腰酸背痛。(倒立)就是頭下腳上把身體倒過來,利用地心引力,使滯留在心臟水平以下的靜脈血液回流。即增加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 

影響人體血液循環三個重要的因素:

1、心臟收縮和血管的彈性

2、骨骼肌的擠壓作用

3、地心引力

一.心臟收縮和血管的彈性心臟收縮時,將心室的血液送入動脈,心臟舒張時,心室和心房內的壓力降低,將靜脈中血液吸入心臟,其作用有如抽水馬達。這個馬達的強弱,取決於心肌的強度。

當血液自左心室射入主動脈時,血流撞擊在急轉彎180度的主昇動脈弓管壁上,絕大部份的血流動能轉變成彈性勢能,血液即在具有彈性且管徑飽滿的動脈血管中,仰賴這種彈性勢能和剩餘既有動能來推送血液,向離心方向流動,固動脈彈性與血循環關係密切。

二.骨骼肌的擠壓作用肌肉收縮時,肌肉間隙壓力升高,擠壓靜脈管,幫助血液回流,是血流動能的來源之一,有人把肌肉稱為第二個心臟就是這個道理。影響心肌和骨骼肌強度的因素林林總總,舉凡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情緒變化、環境因素、疾病、年齡、體重和運動等都有密切的關係。

三.地心引力人一生當中,約有2/3以上的時間採直立(站或坐)姿勢生活,每天一睜開眼,身體由平臥變成坐位或站位時,地心引力即加重對血液循環的影響,尤其是靜脈回流受重力影響最大,心臟水平以上的靜脈回流可因重力作用而加快,心臟水平以下則因重力作用靜脈回流減緩。靜脈血管管壁薄,管腔大,管壁彈性低,容易擴張,靜脈血壓低,再加上重力作用,使大量血液滯留在心臟水平以下的靜脈血管中,回流入心臟的血流量減少,導致心輸出量減少,動脈血壓因之下降,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

*地心引力帶來的影響: 

1、由於血液迴圈由橫向變成豎向,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和心血管系統超負荷運行。 

2、心臟和腸胃在地心引力下下移,造成腸胃和心臟器官下垂病,同時腹部和大腿部易堆積脂肪。 

3、在地心引力作用下,頸部、肩背部及腰部等的肌肉承受更多負荷,過度緊張,導致肌肉勞損、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

 

如何減緩地心引力的影響:

包含倒立重力牽引、肌肉鍛煉二部份

一、倒立重力牽引

徒手倒立:

1.以雙手著地,雙腳抬高,使身體伸直的倒立。

2.以頭部著地,雙腳抬高伸直的倒立。

3.頭部與雙手三點著地,雙腳抬高伸直的倒立。

以上3種倒立方式優點:簡單、方便、省錢

缺點:容易引起脊柱損傷

機械式倒立:

1.後倒:固定雙踝,頭下腳上把身體垂直懸吊起來的倒立。

優點:可以調整倒立角度 ,背後有支撐,可以降低恐懼

缺點:綁住腳踝,對腳踝、膝蓋、髖關節會有額外的牽引力,因此相對的對脊椎牽引力減小。 器材所需空間較大。 
2.前倒: 用膝蓋勾住之後,上半身往前倒立

優點:牽引力集中於脊椎,對於下肢關節曾受傷的人減少不必要的拉扯。 
器材所需空間較小。

缺點:難以調整倒立角度。 

二、肌肉鍛煉運動

 脊柱病在臨床表現上有一共同的特點,即長期的、反覆的痠痛、不適和功能受限。它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如前所述其基本原因是脊柱結構異常,因結構組織如椎骨、椎間盤、韌帶、關節囊、肌肉、筋膜等的病理變化而致病。

脊柱結構異常改變了身體的重力線,為了維持身體姿勢,而改變肌肉的長度、收縮力來抵抗重力,肌肉因長期伸張或短縮而使肌力減弱,或因肌肉廢用而鬆弛萎縮,均可造成肌肉的不平衡。反過來,因外傷或姿勢不良等造成肌肉不平衡,則緊張的肌肉越緊張,衰弱的肌肉越衰弱,亦可引起脊柱結構異常而致病。必須強調的是,「骨骼肌肉系統發生結構異常改變後是不能復原的」。著名的復健醫師Philip E. Greenman指出,「當骨骼肌肉系統失能後,其餘的人生要持續主動運動計劃」。
治療脊柱病及繼發疾病的基本原則是「糾正脊柱結構異常並恢復其穩定性」,從力學角度看,其中的關鍵措施就是肌肉鍛煉,故肌肉鍛煉的目標有二;其一是增強肌力,其次是恢復肌肉的對稱平衡,實際上,這是終結脊柱病的“唯一的”療法。(痊癒≠復原,痊癒後已是一個新質的身體)

肌肉鍛煉本來就難度高又專業,尤其是脊柱肌及其相關肌肉的鍛煉,更是困難而複雜,而且,對一般痠痛症病人來講,更因為懼怕疼痛而不能和不敢運動。

倒立的好處:

  1. .改善血液循環,加強血液攜氧運送養分的能力
  2. 增加腦部氧氣,集中注意力
  3. 防範及改善器官下垂問題,如子宮下垂、胃下垂、疝氣及靜脈曲張等症狀
  4. 改善脊椎側彎、內彎、外彎、駝背、肌腱萎縮及椎間盤壓力不均的狀況
  5. 放鬆緊繃的肌肉
  6. 舒緩頭痛、肩頸痠痛、腰痠背痛
  7. 促進新陳代謝
  8. 舒緩疲勞減輕壓力
  9. 增加體能、平衡感、協調性
  10. 改善失眠、增進記憶力
  11. 改善白髮及掉髮

 

不適合倒立:

  1.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2. 眼疾(高眼壓、視網膜剝離…)
  3. 耳疾(中耳炎…)
  4. 孕婦、女性生理期
  5. 骨質疏鬆
  6. 骨折或手術後傷口未癒
  7. 飲酒或情緒不穩定者
  8. 剛吃完東西一個小時內
  9. 嚴重脊椎相關疾病及其他病症者,須諮詢醫師或專業人員意見

倒立的時間:

每個人的身體不同,可以承受的血液容量也不相同,有的人可能幾秒鐘就受不了,有的人可以倒立1小時以上,正常來說,連續倒立5分鐘內就可以了,時間長短可依個人所需自行調整,但次數不受限制。

徒手倒立與使用倒立機的不同處:

徒手倒立與倒立機相同的是都能減輕重力對於人體施以重壓所帶來的影響、增加腦部血流量及改善血液循環,而不同處是:
1.
徒手或用頭倒立需經過練習訓練,而倒立機只要經過指導即可。
2.
一般倒立很耗費肌力與體力,年長或年幼的人都不易進行,且就算是一般健康的人來作,時間也無法持續太長,而倒立機不需出力,只需放鬆身體即可,時間也較不受限制。
3.
對脊椎來說,一般倒立並不會減輕其負擔,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只是換個方向繼續壓而已,而使用倒立機固定腳踝,用體重牽引脊椎才能真正地鬆開椎間間隙。
4.
一般倒立時,主要是以頸部附近的韌帶肌群維持姿勢,此時身體的重量幾乎都受力於頸椎上,若不小心很可能會弄傷脖子,而使用倒立機就不會有這樣的危險性。
5.
進行倒立後,血液在身體裡的比例與循環速度都與平常不同,應等其回復正常再慢慢起身,才不致感到頭暈,但一般倒立後只能以卷屈的蹲姿休息,恢復的效果較差,遠不如使用倒立機後平躺的恢復姿勢來得安全。

6. 一般倒立一定要以180度的角度倒立,只有身體較為健康的人撐得住,而倒立機任何角度倒立都可以,所以健康情況較差的人最好以倒立機循序漸進地進行倒立,慢慢改善身體才不致發生危險。

倒立機與腳踝

使用倒立機時是用固定腳踝的方式進行,對腳踝有不好的影響嗎?其實,倒立跟我們平時生活中遇到的身體活動並沒有太大不同。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會擔心的人大概覺得把身體倒過來好像是在腳踝上掛上60公斤的重量進而可能造成腳踝的危害,但當他平常站立時,施於腳踝的重量並不會少於60公斤,甚至在跑跳時,因為重力加速度的關係,腳踝的負擔還要更大上許多!所以使用倒立機作和緩安全的倒立並不會對腳踝造成任何危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夠勁運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